我国起诉难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的起诉难问题主要源于一种超法律规范的司法政策限制,这些限制基于我国的现实状况、实质正义优先、传统意识以及治理习惯等因素。
诉讼费用高昂,例如,诉讼标的额100万元的案件,当事人需要缴纳13800元诉讼费,加上鉴定费、公证费等费用,总费用可能高达66800元。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导致许多当事人难以承担。
普通审理程序的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但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一审后还可能进入二审、再审,审理期限继续延长。漫长的诉讼过程中,被告可能转移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些企业为打击竞争对手,滥用诉讼手段,恶意保全对方财产,挤占有限的司法资源,破坏司法环境的公正性。
司法人员可能存在懒政思想,不愿意主动作为,甚至存在权力作怪、传统势力观念作怪等问题,导致法律监督不力,司法人员不能有效行使权力。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及审查性质模糊化,导致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混淆,增加了起诉的难度。此外,法院内部监督体制不健全,法官编制不合理,以及立案制度、监督制度、纠纷机制等制度因素也是导致立案难的原因。
法院在面对某些案件时可能存在“畏难”情绪,对起诉条件进行限制,缩小了受案范围,导致受害人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许多当事人对法院可以直接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范围和标准不了解,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受害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但实践中自诉人提供证据往往面临困难,无法获取相关证据将导致法院无法立案。
综上所述,我国起诉难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司法政策、诉讼成本、诉讼时间、恶意诉讼、法律监督、立案难等多个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完善法律体系、降低诉讼成本、加强法律监督、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改善司法环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