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村光”点亮宁陕民宿:一场活动如何点燃秦岭深处的万家灯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21:27:00    

明月高悬,秦岭深处的宁陕县城灯火通明。在“村光大道”舞台上,本地村民自编自演的乡村节目引得掌声阵阵……

宁陕县“村光大道”舞台现场

‌“村光映照民宿产业:从门可罗雀到一房难求

“村光大道”活动一夜爆火,宁陕县城有限的住宿资源难以承载激增的游客量,从而引发住宿供不应求。这一供需矛盾,恰恰为周边乡镇提供了发展契机。其中,距县城51公里的皇冠镇凭借毗邻悠然山、上坝河等核心景区的区位优势,成为分流游客的重要目的地。位于皇冠镇的愚林小舍,主理人陈雪梅正忙着为当天的满房做准备。“去年冬天到今年5月之前,生意都很平淡,有时候全天都是空房。”她回忆道,“但从‘村光大道’开始以来,整个暑期基本上每天都是满房,收入从原来的五六百到现在每天能收入两千五六百块钱。”

陈雪梅坦言,最初的路走得并不容易。客源不稳定、知名度低,如何让城里人愿意跋山涉水而来,曾是摆在她面前的难题。但宁陕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民宿集群化发展的决心,以及像“村光大道”这样富有创意的引流活动,成为重要助推力。“‘村光大道’这样的活动太关键了,”陈雪梅深有体会,“它不仅仅带来客流,更关键的是把宁陕民宿的品牌整体推了出去。”

皇冠镇党委书记桂文旭介绍:“全镇30余家民宿自‘村光大道’活动以来持续是满房状态,农家乐就餐也是一位难求,火爆出圈。”

“在这山里吸一口气都是甜的,这种原生态的体验,在城市商业景区根本找不到。”来自西安的游客孟兰花说。‌

宁陕县民宿产业

‌“村光激活产业链:形成住宿+餐饮+娱乐+服务的全链条体验

民宿的兴旺,远非单一业态的繁荣,它背后是一条正在被激活的乡村价值链。“民宿是引擎,但要让游客留下来、住得好,还想再来,必须完善链条。”桂文旭告诉记者,这一理念在皇冠镇得到了充分印证——全镇30余家民宿农家乐自“村光大道”活动以来持续满房,一床难求,带动12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此外,皇冠镇在朝阳农场创新增设免费开放的“皇冠大舞台”,让游客自发展演才艺,显著提升了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同时,通过整合全镇资源:开放企事业单位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题,设立3支服务小分队全天候提供热水与咨询,配套设施的完善形成了“住宿+餐饮+娱乐+服务”的全链条体验。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不仅让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点,更通过土特产销售、就业增收等衍生效益,真正激活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

当然,民宿产业的兴起,最直接的温暖,是照进了当地村民的家门。在宁陕县另一处民宿“雅轩居”的后厨,厨师覃配强正熟练地翻炒着火热的锅灶。香气弥漫中,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满足:“以前在外面工地打工,一年到头难回几次家。现在在家门口上班,走几步路就到家了!”

在宁陕,像覃配强这样因民宿兴起而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民宿不仅需要厨师、服务员,也需要保洁、采购、农副产品供应等岗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份“灶台边的团圆”,正是乡村振兴最温暖的注脚。

‌“村光照亮新期待:从流量留量

对于来自西安的游客孟兰花而言,宁陕的“村光”之旅是一次身心愉悦的逃离。“西安太热了,就想找个清静地方透透气,”孟兰花站在民宿的露台上,望着远处层峦叠嶂,“这里空气好,晚上星星亮得晃眼。‘村光大道’热闹有人气,白天回到民宿又安静得像世外桃源。”

然而,如何将“村光大道”引爆的短期“流量”,稳稳转化为支撑宁陕民宿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留量”,仍是摆在面前的课题。对此,桂文旭称:“下一步,除了持续打造像‘村光大道’这样的精品文旅活动引客,我们将更注重整体服务品质的提升和产业链的深化延伸。让游客‘住得下’只是第一步,还要让他们‘吃得好’、‘玩得欢’、‘带得走’,最终形成‘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良性循环。”

秦岭深处,灯火长明。“村光大道”的光芒看似璀璨一瞬,却已在宁陕的土地上点燃了持久的火种。当民宿的木门被游客推开,当锅灶边的村民脸上挂满笑意,当山林的寂静被欢声点亮,宁陕的乡村振兴故事,正借着这一束光,娓娓道来,绵延不绝。

起点新闻记者:杨晏宁 刘涛瑞

宁陕融媒:赵晓骞 符毕垚

审核:魏诠 张建成 刘涛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