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急性病症的代名词
我们可以把人理解成一棵草,一朵花,而我们的血液就是花草中的水分。当花草中的水分被蒸发花草会变的蔫头耷脑,而我们人类因为血液的补充不足就会出现这种病症-------->休克。
休克在医学上的专属解释为:血液在体内对各个器官的输出量不足导致各组织的缺氧,引起的一种状态。
18世纪,亨利*弗朗索瓦*勒德兰,认为休克是一种机体创伤后的状态。
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中我们经常发现因为中弹后逐渐虚脱的战士,最后昏迷无法及时补充血液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随着体内血液的迅速流失达到20%时便会出现休克;若遗失的血液超过50%人就会死亡。
哈哈上面的图开个玩笑,人体内的血液并不是固定个需要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体型来非统一衡量,其中男性血液量大概占体重的8%,女性会偏低0.5%左右。
人体内的血液含有大量的血细胞,血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将大量的氧气供给各个细胞、组织、器官,若血流量迅速流失,就会导致主要的器官(脑、肾脏、心脏等)血液供给不足器官衰竭产生休克,18世纪人们对休克的认识更倾向于是机体创伤之后大量失血的一种状态。(失血性休克)
大量出血会引起血液骤然减少,引起休克,除外伤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外,中暑、腹泻、烧伤失去大量体液均会导致体内血容量不足,血液循环下降引起与外伤一样的休克状态。
随着生物化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休克这一概念逐渐更加细化,了解更加深透,即使不存在大量失血依然会出现休克临床症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症状呢?
人体内存在着动脉、静脉、微血管,他们像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县乡小巷一样错综复杂交杂在一起看起来凌乱无比,但是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血液运输、养分供给、废物交换。
高速公路:用于养分运输:微动脉------>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起始段有平滑肌结构)------>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城市主干道:骨骼中促进血液回流: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乡村干道:皮肤体温调节: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这些微动脉、微静脉、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括约肌组成的在动脉与静脉之间实现血液循环的网络就叫做微循环。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体内的高速公路是一直开放的(给全身供给营养物质),城市主干道部分封闭(功能需要时才会主动开通这条通道),乡村干道也处于半运行状态(皮肤调节体温时中东打开),三管齐下分工运行充分保障主要的营养物资运输。
这些主干道大概可以容纳20L的血量,如果我们全身30%左右的毛细血管营业大促销样的突然开放大量血液物资全部会流入非主要供给的部位,对主要器官的供血影响其结果无异于创伤大量失血,会导致休克引起器官供氧不足导致衰竭。
如过敏;过敏性的物质刺激我们的心脏的血管,就有可能导致我们的血管骤然收缩,切断心脏营养运输的供给,引起心脏细胞的死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肌梗死、心泵血加速(心率失常);甚至会影响全身血压的正常水准导致低血压,主要器官血液灌流不足就可能导致休克昏迷(心源性休克)。
再如细菌性入侵,细菌在体内的大量繁殖释放多种分泌物质俗称外毒素,也可以引起血管内的血流改变引起循环异常引起感染性休克;
在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病理性关闭、动脉吻合支开放、毛细血管网阻力增加血管运动剧烈均会导致休克;
其中过敏物质、细菌分泌的外毒素、神经调节异常导致血管扩张等均会导致血流异常,产生类似失血的低血容量休克。
除了上述我们常见的低血容量(外伤大出血等)、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之外,其实在众多疾病中还包括很多种休克的形式和病因,翻阅生理病理教科书、对休克的内容总结扩展如下
休克内容大致可分为心因性、血液分布性、血液阻塞性、低血容量性(绝对低血容量)四类内容:
休克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影响全身血流的变化,导致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出现生理性的变化甚至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