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公证为什么会失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09:19:54    

公证可能因以下原因失效:

程序违法:

如果公证机构或人员在办理公证过程中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未依法履行职责、违反公证程序等,该公证书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资格不符:

公证机构或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格或资质,其出具的公证书也将被视为无效。

内容不真实或不合法:

如果公证书所证明的内容不真实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该公证书将自始无效。

超出可公证范围:

公证机构只能对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事项进行公证,超出该范围的事项所出具的公证书无效。

利害关系人异议并复查撤销:

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如果认为公证书存在错误,并提起复查且经确认确实存在错误,该公证书将被撤销。

法律变更或司法实践发展:

随着法律规定的变化和司法实践的发展,一些原本被公证确认的事项可能会因新的法律规定或司法判例而不再被认可,从而导致公证失效。

主合同无效:

如果民间借贷的主合同,即借款合同本身存在无效情形,如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等,那么基于此的公证也会随之无效。

违反公证收费规定:

如果公证机构违反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也可能导致公证书无效。

其他违法行为:

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以及以诋毁其他公证机构、公证员或者支付回扣、佣金等不正当手段争揽公证业务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公证书无效。

综上所述,公证可能因多种原因失效,包括程序违法、资格不符、内容不真实或不合法、超出可公证范围、利害关系人异议并复查撤销、法律变更或司法实践发展、主合同无效、违反公证收费规定以及其他违法行为。因此,在办理公证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公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