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让中国人真正写好中国字?“一条建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36:00    

3月17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启播,再度引发社会关注书法文化热潮。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要求,让中国人真正写好中国字?自2022年起,重庆铜梁区便开始探索习字文化建设路径,努力提升全域人文素养。区政协和政协委员们积极参与助推该项工作,用心用情书写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协篇章。

“一条建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读屏时代的来临,人们愈发依赖于键盘、语音输入,难免提笔忘字。
“建议重庆举办中国汉字电视书写大会,营造重视汉字书写的氛围。”早在2014年,第四届重庆市政协委员、铜梁书法家庹纯双就开始为汉字书写大声疾呼。履职这些年,他相继提出多件提案,助推了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系列文件出台。
“这一竖顶天立地,恰似君子气节;横折提的避让,藏着中华礼让之道……”走进铜梁永嘉小学书法课堂,老师的讲解提神振气。
这是铜梁区延时服务习字课上的寻常一幕。
据了解,区教委将庹纯双创研的回米格引入习字育人课程,还出台《习字育人效果监测方案》,在61所试点小学掀起“书写改革”——设置5分卷面分量化评估各试点学校习字育人工作成果。统计数据显示,试点校卷面分满分率高出非试点校11.16%。
“韩愈、米芾等历代名家在铜梁留下大量珍贵题记,龙乡墨香悠长。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市、区级书法特色学校17所,全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1所。”在铜梁,庹纯双还依托区政协搭建的各类协商议政平台持续为习字文化发声。2022年1月,在一次民主党派人士走访座谈会上,庹纯双关于铜梁开展习字文化建设工作的建言给时任区委宣传部部长杨贤忠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一场专题调研就此展开。
经过相关部门协同努力,2022年底,关于铜梁区开展习字文化建设的方案出台;2023年初,习字文化建设工作写进当年区政府工作报告;紧接着,“铜梁龙·中华汉字书写大会”在北京正式启动;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汉字拼写30讲》系列讲座、“外国人在铜梁习汉字”等活动陆续开展……

“一支毛笔”续写龙乡丹青墨韵

一支毛笔、一张纸、一方砚台、一块墨。这是铜梁区政协委员、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李中华外出讲习书法课的全部装备。
“装备简单,但力量不简单。”李中华说,自2022年以来,他带领由40名区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书协会员组建的习字讲师团,足迹遍布全区300多个机关单位、车间厂房、村社院落,已开展习字文化公益活动千余场,带动数万人参与。
在巴川街道正街社区的“七彩课堂”上,讲习团的“铁粉”——79岁的陆德清老人变身“讲师”,正给“一老一小”讲习书法;各类习字比赛、书法故事交流、送春联等社区文化活动他也积极参与其中。“习字交流、吟诵诗歌、谈经论史,早就成了社区居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谈及全民习字的成效,陆德清倍感自豪。
一支有教无类的“笔”在全民素质领域尽情书写着,一支政协助力的“笔”也正在为习字文化建设工作而挥舞——
秦启江委员创作的《中华汉字拼写诀》化作朗朗童谣广为传唱;赵兴明委员牵头摄制《变格》纪录片,让汉字拼写技术的故事“飞”进千家万户;高晓涛委员助力铜梁匾额博物馆提质焕新,363块古匾诉说着汉字史诗……9件相关提案、社情民意信息,85条委员建言“落地有声”。
“执笔绘就文化强国的新篇章,这份责任,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和心中!”委员们对全民习字的未来信心满满。

记者:凌云

通讯员:文博

文字编辑:李晨阳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