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珠海公安:警惕“助农”骗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9:17:00    

近年来,总有不法分子假借“乡村振兴”“助农惠农”“云养殖”等名义,虚构农产品开发、生态养殖等国家政策支持项目,通过“高回报、零风险”话术吸引公众投资。据网络公开信息,异地公安机关破获了多宗涉农非法集资和传销案件。

依相关部门通报,较为典型的有:何某国以其实控的内蒙古某农业科技公司名义,打着“订单农业”旗号,以“扶贫”“养生”为噱头,以购买“一亩田”套餐获得加入和发展下线资格,设定多个层级,承诺发展新会员可获得积分及该公司境外上市原始股等高额收益,吸引参与者积极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案发时,该传销团伙发展近万名会员,涉案金额5亿余元。

后异地公安机关对何某国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立案打击。蔡某通过控制某公司并对外宣称从事农副产品销售,并搭建与公司同名的APP,先后推出多个“扶贫助农”理财产品,通过组织客户开展讲座、旅游、直播授课等方式,向客户推荐其介绍的投资项目、收益及分红情况,还向客户宣称公司将支付保险费用购买收益保险以保障投资安全获取信任,此后还诱导客户发展下线以达借新还旧填补前期欠款窟窿。

后异地公安机关对蔡某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打击。王某假借线下生鲜店经营,吸引大量客户注册成为“芝麻牧场”APP会员,采取每日分红返点、年终回购的方式引诱投资者认购牛、羊等项目以此吸收群众投资,同时还玩起“拉人头”的游戏,将客户划分为11个层级,规定只要推荐他人加入“云养牛”,便能迅速获得提成,发展的人数越多、层级越多,推荐人的动态收益就越高。后异地公安机关对王某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立案打击。

综合各地发案情况,可以看出涉农非法集资及传销类案件主要有以下常见套路:1.政策背书型假冒“农业局干部”“乡村振兴办人员”,伪造政府红头文件、领导人合影,谎称“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虚构项目批文。

2.情感绑架型利用“支持农民”“爱心助农”道德话术,通过公益直播、短视频塑造虚假人设,并通过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网渗透。

3.高利诱惑型编造“高科技种植”“特色养殖”“合作社入股”等虚假项目,承诺“年化收益15%以上”“保本保息”,以“消费返利”“预存分红”为噱头。

4.传销扩散型以“免费送米面油”“组织实地参观考察”吸引参与,用“专家讲座”洗脑,煽动“拉人头赚佣金”,发展下线提成,形成“金字塔”式传销网络。农业项目周期长、利润有限,宣称“年收益20%以上”“稳赚不赔”“政府兜底”的多为骗局。

另外,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或不明公司账户的,要立即停止交易。不要轻信“熟人担保”:即便是亲友推荐,也要先核实项目资质,避免“连环套”。不要相信所谓的“政府隐形项目”:国家惠农政策公开透明,绝不会通过私下集资实施。请大家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拒绝“低投入高回报”的诱惑。

来源: 珠海公安

编辑:王宇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