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精准提升“服务商”,千佛山街道培育“近悦远来”营商沃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3:14:00    

舜耕历山,生生不息。千佛山街道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为充分展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聚焦康养领域产业发展新动态,凸显民生工作成效,4月23日上午,济南市历下区举行“山蕴慧略和景惠商”——历山论商主题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邀请千佛山街道有关负责同志及辖区企业代表,介绍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千佛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军凯介绍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文旅商”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兴商

千佛山街道南至千佛山、佛慧山,北至黑虎泉,山泉兼备的文旅资源得天独厚,街道在历下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立足辖区资源禀赋,以文塑旅,以旅兴商,积极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持续放大“文商旅促融合”综合效应。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固定在每年春节假期、三月三、九月九举办山会,既兼顾全国性假期,又保留自身传承特色,推出国风巡礼、梨园争鸣、非遗荟萃体验馆等特色活动,将山景泉韵融入文创作品中,多元展现泉城风貌和深厚文化底蕴。擘画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建设蓝图。进一步打通千佛山-黑虎泉文脉,推进佛山街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建设。

做好活化利用文章,推动道路沿线商业业态转型升级,进一步聚商气、聚人气;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老店文化,策划拍摄老商铺探店短视频合集,丰富人文内涵,打造有文化、有品位、有烟火气、有历史记忆、有现代气息的街区,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水平。

特色街区部分路段位于老旧小区,整体纳入开放式小区交通“微循环”,规范行车秩序,广泛惠及居民游客,促进经济、文化、生活共同繁荣;为引导市民文明取水,在黑虎泉半边街入口加装闸机,同时对半边街墙体进行彩绘,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机。

“服务商”精准提升,无事不扰,企呼有应

当前,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已经广泛地树立起来,如何将服务做得恰到好处,寻求监管与服务关系的平衡,是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招商引资的长期课题,街道在长期实践中精准提升“服务商”,探索出无事不扰、企呼有应的特色路子,实现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方式的升级。“近悦远来”营商沃土培育质效显著。

与企业为友,街道通过定期、充分交流了解企业急难诉求,及时传播政策、靠上服务,既有分寸和边界,更有担当和作为。此前街道召开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政府“搭台”企业“牵手”,打通供需内循环,激发经济内生动力,海阔鱼争跃,林深鸟竞栖,现已培育多家企业入选省级重点项目。“与时俱进”热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现代养老产业正随着多样化需求增加迎来多元化发展,历下控股集团丽山国际·槿椿泺园项目落户在千佛山街道,就在佛山街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主干道上,项目建设目前已经接近尾声,今年年中将正式开园运营。

建设过程中,街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始终把服务项目落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建立重大项目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千方百计强服务、促开工、保进度。同时紧跟产业发展潮流,积极融入全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聚力项目提升,增进民生福祉。“攻难关、补短板”重点指标企稳向好。

“惠民商”创新升级,老幼共托,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既是一个家庭需要守护的两端,也是一个社会满足居民需要、提升幸福感的两端。街道持续丰富嵌入式服务内涵,推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良性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银发伙伴,活力乐为,高龄安心。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千佛山街道创新推出“银发伙伴”互助养老模式,激发活力老人参与基层治理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倡导同网格、同楼栋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根据居住距离、兴趣专长等因素“一对一”结对,满足辖区老年群体双向情感需求,服务更有温度。在这里,低龄活力老人可以发挥特长,成为“银发讲师”;也可以参与社区议事,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赋能”的转变,前不久历山名郡公交站牌落户家门口,居民自治是推动其建设的重要力量,街道“服务型政府”理念在这里也适用,给老年群体一个舞台,他们会让你看到“银发力量”。

街道有17支“党员帮办志愿服务队”,针对高龄、残疾、独居等行动不便的居民群体,提供社保认证、医疗报销、上门理发、助浴助洁等志愿服务。常态化“访视敲门行动”,定期入户为慢性病老人监测血压、血糖,关怀触达辖区社区、小区、网格、楼栋的“神经末梢”,居民幸福生活才能触手可及。成长守护,多方参与,幸福加码。

在佛山街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中段,之前的佛山苑小花园经过老旧小区改造,现在是周边学校、小区少年儿童放学后必去的“童悦空间”。

针对民众在托育托管、儿童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街道链接社会力量搭建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家-校-社”三位一体关爱平台,构建“社会协同+项目认领”的儿童友好街居建设模式,面向0-3婴幼儿家庭提供全日制、半日制或临时托管服务的保育模式,针对5岁-12岁儿童因材施教开设暑期兴趣课程、心理健康课程、贫困青少年技能培训公益课堂,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涵,打造健康、多彩的成长环境。

今后,千佛山街道将立足特色、优势,发掘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之间关联互动,把工作放到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汇聚合力、提高效率,使各领域工作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为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贡献千佛山力量。

记者:刘杰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