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一出直接把全世界的经济学家、贸易专家CPU干烧了。在长达48分钟的讲话中,特朗普举着关税大展板,展示了对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从10%到50%不等,中国的所谓税率高达34%。
那么,这些税率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特朗普说是经过严密的计算,涵盖了“货币操纵”、“人为设置壁垒”等等,但经济学家、贸易专家却纷纷表示看不懂、不明白、想不通。倒是一位美国媒体人,用特朗普挂在嘴上的贸易逆差,通过简单算法,将美国对该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除以该贸易伙伴对美国的出口商品总额,居然得到了与表上大致吻合的所谓该贸易伙伴对美征收的“综合税率”,然后再将这个数字对折,就得出了所谓美方要对等加征的关税,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对折关税”。
而对于一些贸易逆差较小,甚至存在贸易顺差的贸易伙伴,则直接一刀切式的将数字确定为10%。这种把国际贸易简化为小学除法的操作,让经济学家们在风中凌乱。也因此,白宫矢口否认低智算法,坚称是经过精密计算。然而,白宫随后给出的官方算法,却反而说明了为什么这位媒体人的公式会与官方算法得出的数字那么接近:除了计算涉及的贸易数据一致,这种算法的逻辑也是大体一致的,都是建立在认为贸易逆差是关税导致的这个认知上。
算法荒唐,征收对象更是荒唐。在185个被制裁对象中,169个经济体全球贸易占比不足1%。加征关税的“前十强”里,缅甸等5个最不发达国家赫然在列,更荒谬的是连澳大利亚海外领地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都未能幸免,尽管那里的“居民”只有海豹、企鹅及其他鸟类,但仍被美国征收10%的“对等关税”。
其实,看到这你也应该明白,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怎么算的不重要,数字不重要,对象也不重要,把世界搅乱最重要。“对等关税”出来后,各国反应呈现多极分化:中国、欧盟、加拿大等选择强硬表态;英国、越南等国试图通过让步换取豁免;发展中国家则一筹莫展。世界一团乱,可能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
看看新闻记者: 董亚欢
编辑: 陈含璐
美术编辑: 袁一,邱煜溶
责编: 董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