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具身智能公司戴盟机器人发布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高频率视触觉传感器|钛快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0:47:00    

机械手夹蛋壳动图(图片来源:戴盟机器人)

4月17日消息,钛媒体AGI获悉,香港科技大学孵化具身智能企业“戴盟机器人”于16日发布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高频率视触觉传感器 DM-Tac W、多维触觉感知五指灵巧手 DM-Hand1、便携穿戴式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 DM-EXton。

其中,DM-Tac W是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高频率视触觉传感器。

具体来说,DM-Tac W将摄像头集成至传感器内部,当物体接触传感器表面时,实时捕捉密闭光场中的形变特征并结合原创解析算法解算光场变化,可实现稳定鲁棒的稠密触觉感知能力。同时,DM-Tac W 每平方厘米覆盖 4 万个感知单元,远超于人手每平方厘米 240 个感知单元,相当于目前最密集的阵列式触觉传感器的数百倍。

而DM-EXton重2.5kg,轻若笔记本电脑,并有包括手臂及手部54个自由度。在采集频率上,DM-EXton高于800Hz,可做到瞬时反响无时延,并可使用无线连接,做到30m无障碍传输。最重要的是,在兼容性上,DM-EXton做到100%适配市面上主流机器人本体厂商。

戴盟机器人创始人兼CEO段江哗曾表示,公司以多模态高分辨率触觉技术突破为起点,在含触觉多模态感知操作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具有独特的领先优势,推动着硬件产品、高质量训练数据、智能灵巧操作与商业价值的良性循环。

据悉,戴盟机器人(Daimon Robotics)孵化自香港科技大学,并于2023年8月正式运营,是全球含触觉多模态具身智能研发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香港和美国波士顿设立了研发办公室。目前,戴盟机器人主要研发触觉传感器、多指灵巧手拓扑优化设计、端到端模仿学习算法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产品。

戴盟机器人创始人是段江哗、王煜二人。其中,段江哗是中国科学院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王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此前为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制造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国际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on Automation Scienceand Engineering前主编,曾与李泽湘教授共同创办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并担任创始院长。

融资方面,戴盟机器人2023年8月公布天使轮融资,由昆仲资本独家投资;第二轮天使+轮融资于2024年11月公布,投资方包括金鼎资本、国中资本、联想创投以及头部银行系投资机构联合投资。就在近日,A股上市公司火星人(300894.SZ)透露,其参股了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但比例较小,因此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戴盟机器人和联想集团的关系密切。2025年2月,戴盟机器人与深圳联想制造即服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入库中小试基地项目库,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协同创新。根据协议,双方将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形成更紧密协同关系,进一步推进戴盟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戴盟机器人表示,本次发布的DM-Tac W、DM-Hand1、DM-EXton系列家族产品,贯通机器人“感知-操作-学习”技术核心,构建了具身智能全链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真正攻克具身智能落地过程中的“卡脖子”难关——触觉感知,并运用含触觉的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通过机器人学习训练,最终实现机器人灵巧操作的商业化落地。现阶段,戴盟系列产品已在具身智能、智慧物流、智能制造、实验室自动化等场景实现小规模应用,而目前上述系列产品已面向全球开发者公开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关于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不佳话题引发关注。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目前看不到“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潜力。

戴盟机器人投资方昆仲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姚海波近期对外表示,具身机器人行业的现状是,即使你的产品在技术上是全行业最好的,也不一定马上能赢得市场或者赚钱,这是该领域的必经阶段,因为很多创新领域的早期发展都无法通过质量直接带来利润。

姚海波认为,2025年是机器人公司的“存活期”,抢占先机比赚钱更重要。因此,昆仲资本投资的许多机器人公司今年目标上并没有特别强调盈利要求,而是(昆仲)要求他们“快”,但快并不等于不赚钱,重要的是保持行业领先性。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