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民”为核心 治理有效——民乐县团结巷社区治理工作新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12:05:00    

“以前小区路灯坏了好几天都没人修,现在在微信群里一说,当天就有工作人员来处理了!”团结巷社区居民王阿姨的感慨,正是社区以“民”为核心推进治理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团结巷社区始终将居民需求放在首位,通过搭建沟通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发动居民群众参与,让治理效能精准落地,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

在倾听民声方面,社区建立“线上+线下”双渠道沟通机制。线上打造“团结巷居民议事群”,涵盖政策咨询、问题反馈、需求征集等功能,社区工作人员实时在线回应,确保居民诉求“事事有回音”;线下每月开展“书记接待日”“网格员敲门行动”,深入小区楼栋、商铺门店,面对面收集居民关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邻里矛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25年以来已累计收集诉求120余条,办结率达95%以上。

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坚持“问题导向”整合资源破题。此前,社区老旧小区缺乏休闲活动空间,居民多次提出需求。社区迅速联合共建单位制定改造方案,不仅利用闲置空地打造了2处休闲娱乐场所,配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还引入社会组织开展书法、手工等公益活动,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此外,针对独居老人养老难题,社区组建“邻里互助队”,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定期健康体检、上门问诊服务,切实解决居民后顾之忧。

同时,社区积极推动“居民自治”,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选举楼栋长、成立业主委员会、组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在近期的小区垃圾分类推广工作中,社区志愿者带头宣传分类知识,居民自主制定“垃圾分类积分规则”,有效提高了垃圾分类准确率,营造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治理氛围。

如今的团结巷社区,环境整洁有序,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团结巷社区将继续坚守“民”为核心的治理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模式,让治理工作更贴合居民需求,真正实现“治理有效、群众满意”的目标。

作者:汤彩霞

编辑:张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