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吻跨越两千年!揭秘莒县汉墓里的中式浪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7:13:00    

编者按:竹帛难存,金石永固。汉画像石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其雕刻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多样,不仅生动再现了数千年丰硕的文明成果,更展示了中国孝悌忠义的传统美德和修齐治平的治国理念。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石说齐鲁”系列报道,带您触摸石刻上的华夏美学,让汉魂在石上“苏醒”,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交织。

山东莒县作为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历史底蕴深厚 文化脉络绵长

坐落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大沈刘庄汉墓

是承载汉代文明的重要遗存

诉说着汉代的繁华与智慧

大沈刘庄汉墓

位于莒城北部50公里

东莞镇大沈刘庄西头

于1985年考古挖掘发现

墓葬整体结构鲜明

体现了汉代典型的石室墓特征

布局严谨规整 建筑工艺精湛

不仅彰显了当时当地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更折射出成熟的建筑技艺水准

墓中出土的21块石头、29幅汉画像石

构成“石上世界”

分布于门楣、方立柱、

前室四壁的过梁等关键位置

石上刻有车马出行图、椎牛等神话图案

以石为纸

以刀为笔

勾勒出鲜活的图景

诉说着汉代社会生活、礼仪制度等故事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方立柱上的“接吻图”画像石

是山东考古史上首次发现

画像高87厘米 宽37厘米

采用浅浮雕技法精雕而成

画像分为上下两格

上格中一人端坐 发冠特异 当为西王母

下格居中刻一男一女相互拥抱亲吻的场景

展现出汉代社会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

大沈刘庄汉墓画像石

采用汉代常见的减地平面线刻技法

线条流畅且富有变化

在表现人物时

以简洁而精准的线条勾勒出轮廓与神态

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跃然石上

刻画动物与景物时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浮雕效果

展现出其形态肌理与质感层次

将汉代画像石艺术“以形写神”的艺术追求发挥得淋漓尽致

尽显古人的审美智慧

纵观这些汉画像石

堪称汉代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多元的题材、精湛的技艺与深刻的文化内涵

共同勾勒出汉代雄浑大气

浪漫瑰丽而又贴近生活的美学特质

为当代人打开了一扇了解汉代社会的窗口

让两千年前的文明图景

在石上永恒绽放

文案:金雪

设计:魏亦汝

策划:单青 唐浩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