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夜宵顶流”大量上市,小龙虾如何从池塘“蹦上”餐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9:07:00    

  麻辣小龙虾、红烧小龙虾、香辣小龙虾……“五一”假期里,小龙虾撑起夜宵界的半壁江山。趁着“五一”假期,记者来到江油市稻虾养殖基地核心区永胜镇永平村,探访小龙虾如何从池塘里“蹦上”市民游客的夜宵餐桌。

  5月2日清晨7点半,永平村的捞虾人早就“打破”了池塘的平静。54岁的李文保是其中一员,当天早上5点左右,他便下池塘忙碌,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捕捞了100多斤小龙虾。

  只见他熟练地拎起水中的虾笼开口端,不停抖动虾笼,让笼中的小龙虾全部坠落到封口端,然后从竹竿上解下活结,将笼中的小龙虾悉数倒入身旁漂浮的塑料大盆里……

  忙完一阵子,李文保小歇一下,将随身携带的饼干、矿泉水送入腹中。他跟记者讲起自己养殖小龙虾的甘苦:他是江油市双河镇人,2023年,他在永胜镇永平村流转租赁100余亩水田,从事小龙虾养殖。每天除了定时投喂饲料,还要随时监测水质和小龙虾的活跃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应对处理。

  李文保说,夏秋时节倘若遭遇暴雨天气,还要做好防汛抗洪等措施,稍不留神就会导致小龙虾“全军覆没”!

  今年李文保从4月初开塘捕虾,每天捕捞三五百斤不等,将一直持续到10月底。预计整个小龙虾收获季将捕获25000斤,按每斤20元计算,产值将达到50万元。

  纵横虾塘的机耕道上,随处可见停靠的皮卡车、三轮车,里面坐着的是来自江油市区各大农贸市场的收虾商贩。40多岁的王先生是收虾商贩中的“大买主”,他的三轮车旁边,虾农排起了长龙。

  “大家不着急,一个个账算清楚哈!”王先生一面有条不紊地张罗现场小龙虾的收购,一面打电话“遥控”城里农贸市场的门店零售小龙虾事宜,还通过电话接下了几家餐馆的订单。

  “现在收购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五一’假期竞争大得很,动作稍微慢点,就要跑空路哦!”王先生说,天还没亮他就开车来永平村收购小龙虾,过磅、分拣、算账,“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确保每个虾农满意而归。

  到上午9点,王先生已经收购了300多斤优质小龙虾。他说,从4月初开始,每天都要收购三五百斤。

  上午10点,记者辗转来到江油东大街农贸市场,到水产交易区购买小龙虾的人群络绎不绝,有的摊主还免费为顾客挑好的小龙虾进行清理等粗加工。

  “随便看、随便挑,活蹦乱跳好得很!”市场某家海鲜超市的老板娘陈女士说,今天她已经卖出了近500斤小龙虾。她丈夫负责去永平村收购,她负责照看门店生意,最近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傍晚6点半,记者来到江油西山片区某家餐厅的后厨操作间看到,师傅们打理好小龙虾食材后,起锅烧油、炒料、烹煮、调味……不一会儿,不同风味的小龙虾便从各个灶台诞生了。

  “烹饪小龙虾,除了厨艺技术,食材本身品质是关键。”厨师长徐永健说,江油市稻虾养殖基地的小龙虾个头大、成色好、肉质饱满,烹调出来的小龙虾口感鲜嫩又爽滑。

  夜幕降临,江油西环线、火炮街、花园路、巴登美食街、圣名国际广场、明月岛公园……一处处夜市灯火璀璨,欢声笑语不断,小龙虾的各种香味在夜风中飘荡,点燃满城烟火气。

  【新闻多一点】

  江油市永胜镇大力推广“稻虾共作”模式4000余亩,水稻亩产稳定在600斤以上,小龙虾亩产超300斤,亩均收益比传统单一种粮提高近2.5倍,真正让农户“千斤粮、万元钱”的梦想成为现实。而核心区所在的永胜镇永平村,集体经济也因此每年增长4万元以上。

(杨潇 涪江观察记者 陈元松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