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不用回老家,远程就能解决纠纷,现在我钱也拿到了,也给老乡结清工资了,实在太方便!”近日,远在江苏常州的贵州籍务工人员杨某打电话给黔南州三都法院的法官连连道谢。此前,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都法院为杨某追回了拖欠许久的血汗钱。
这类跨越千里的纠纷化解,在黔南州两级法院已是常态。据统计,截至目前,黔南州已建成167个科技法庭,实现全州覆盖,2024年累计为 6 万多人次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高效司法服务。
黔南州科技法庭一角
据介绍,黔南州拥有270余万劳动力,作为劳务输出重要地区,常年在省外务工人员就多达近90万。过去,跨省务工人员有司法需求时需多次往返于务工地和家乡之间,面临误工失业、交通成本昂贵、时间差等困难。
为更好保障辖区群体维权、解纷等法律需求,黔南法院依托科技法庭,使司法服务突破时空壁垒,轻松实现异地立案、办案,成为身在异乡游子的“数字守护者”。
远程视频开庭
而“云上解纷”的背后,是科技法庭对司法服务的创造性变革。据介绍,科技法庭在立案、送达、调解等可通过“一台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实现的基础上,新增“云端法庭”,依托同步录音录像、电子卷宗、语音转写“三同步系统”以及电子签名技术,构建全流程云端司法服务体系,当事人可随时在线参与质证、开庭、调解、核对笔录、在线签名等诉讼活动,让异地务工人员不再“望庭却步”。
实物证据电子展台
“科技法庭的目的在于更好服务当事人,节约时间、经济成本。”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刘剑说,“有一次当事人甚至一边开挖掘机一边开庭。开庭就像视频聊天一样方便,但法律效力分毫不减。”
黔南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州法院将着力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的司法生态体系,持续深化数字法院建设,以数字转型提升审判质效,促进审判管理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为实现更高水平“数字正义”贡献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净媛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