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4月19日,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举行,共颁出长篇致敬奖、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等12大类奖项。今年的奖项设置凸显新意,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科学与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尹迪共同编剧的深圳第一部原创科幻哲理剧《云身》剧本荣获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特殊文体奖”。董宇辉荣获“传播贡献奖”。
据悉,《人民文学》是国家于1949年创立的第一份文学期刊,为国家一级文学类期刊。人民文学奖是由《人民文学》杂志主办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主要奖励在小说、诗歌、散文、非虚构等文学领域有突出表现的作家。该奖项也代表我国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
此次,柳青《在旷野里》获长篇致敬奖,刘醒龙《听漏》获长篇小说奖;蔡崇达《命运慢跑团》、陈集益《出燕郊》获中篇小说奖;林那北《春江水很暖》、沈念《寤生》获短篇小说奖;姜明《八千年的凝视》、吴志良《遇见》获散文奖;陈人杰《喜马拉雅》、薄暮《冶铁者》获诗歌奖;丁晓平《寻找蒋宗英》获非虚构作品奖;尹迪、吴岩、陈跃红《云身》(剧本)获特殊文体奖;李琸(散文《我有一片戈壁》)、陈小手(短篇小说《夜神的礼物》)获新人奖;莉亚娜获翻译贡献奖,梁平获特别奖,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
评委会认为《云身》基于碳基人与硅基人关系建构的主题寓意深刻,矛盾冲突设置从科技伦理到人性探索层层递进,开放性的结尾呈现了时代的技术和伦理困境,所以值得获奖。
在颁奖礼上,陈跃红院长做了精彩的获奖演讲,他指出:“《云身》能够获奖,意味着国家主流文学刊物敢于突破常规,主动发表科幻剧本,这次又为《云身》单设‘特殊文体奖’,评委会给予高度评价,也足见主流文学对科幻文学的认可和重视。《云身》能够获奖,首先应该感谢深圳,感谢深圳一日千里的高科技发展和南方科技大学建设科技人文新文科的眼光以及同事们执着的努力。他使得我们在以AI大模型爆发之前就触摸到了人工智能的这一轮发展潮头,并用几年时间潜心体验和创作,在潮头到来之际,剧本也破土而出,并实现在深圳和大湾区连续8场大受欢迎的舞台演出”。
陈跃红表示,《云身》是南科大人文学院新成立的科幻创作中心正在创作的科幻哲理剧的第一部,第二部《量子幽灵》已经成型,预计会在2025年末实现首版正式舞台演出。并有信心在深圳和大湾区科技人文融合发展的丰厚土壤滋润之下,创作更多原创科幻作品,为深圳这一科幻之都抹上更多亮色。
传播贡献奖由董宇辉获得,颁奖词说,在文学的旷野里,董宇辉长于发现、敏于共情、精于表达,如同一个信使,尽情释放着文学的魅力与光华。他将文学一次次推向读者,唤起了无数热爱文学的人的内心热望。2024年1月23日、2024年12月20日,董宇辉以直播间为舞台,助力创刊七十五年的《人民文学》杂志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以“寻亲”之名,实现与广大读者的“双向奔赴”。这是传播模式的革新,更是对文学生命力的坚定守护。这也深刻证明,优质内容与创新形式的充分融合,一定能让文学持续奏响美妙的乐章。未能来到现场领奖的董宇辉以视频的方式发表获奖感言。他说,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用文字照亮时代的作家和每一个用热爱温暖文学的读者。
(图片由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