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西部城商行“一哥”年报落地:资产规模千亿级增速领航,营收利润双增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21:38:00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头部城商行,4月29日,成都银行公布2024年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

年报显示:去年,成都银行资产规模达12501亿元,较年初新增1589亿元,增幅达到14.56%,连续四年保持千亿级增长,继续领跑中西部地区城商行。

同时,该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均保持双增长,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7.81%,为上市银行最佳。

去年,成都银行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359位,更连续四年位列时代财经“成长力银行50强”榜首。

剑指万亿存款新纪元

成都银行是四川省首家城市商业银行,同时也是四川地区唯一一家A股上市城商行。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都银行以“稳定存款立行、高效资产立行”为经营方针,持续推进“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战略转型,不断拓宽掘深政金业务、实体业务、零售负债业务的“三大护城河”。

具体来看,在业务规模方面,截至去年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达12501.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88.73亿元,增幅14.56%,这也是成都银行第四年保持千亿级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6日成都银行提前3年完成80亿可转债的摘牌,资本实力在2025年进一步夯实。

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存款总额8858.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4.38亿元,增幅13.51%;贷款总额7425.6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8.26亿元,增幅18.67%。贷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6.09%,经营结构保持稳健。

事实上,在已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中,存贷款规模均能保持两位数增长的银行并不多,目前仅8家,而成都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其中,在存款方面,截至去年末,成都银行公司存款4054.55亿元,同比增长3.79%;个人存款4384.16亿元,同比增长23.79%,其个人存款年新增已达2018年首次提出“大零售”转型时的5.6倍。

另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存款总额强劲增至9648亿元,距离存款突破万亿仅一步之遥。

在贷款方面,截至去年末,成都银行公司贷款6026.17亿元,同比增长20.25%;个人贷款1387.02亿元,同比增长12.46%。

可以看到,该行去年新增贷款以对公为主,依托区位优势,成都银行持续深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全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同时,成都银行实施“润园惠企”金融行动,搭建“一园一主办行”工作机制,系统绘制了成都市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图谱,实现超万户上市、上榜、上链企业生态画像。推出“满园贷”“科企贷”“秒贴宝”等专属产品,信贷服务覆盖成都市八大产业生态圈。

高能分红回馈投资者

除了存贷业务外,成都银行的投行业务也在稳健发展。报告期内,成都银行持续推进各类投行创新业务,丰富投行服务产品工具箱,不断增强投行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信用债承销规模创历史新高,成功落地多笔科创债券、绿色债券,创造了多个“全国首单”,展现出较强创新能力。

去年11月,成都银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成功落地全国首单创新信托结构型定向资产担保科创票据,科创票据专项用于支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科技创新企业。

去年8月,成都银行作为主承销商,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无外部担保实现债项信用增级的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本地企业融资成本,更为债券市场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服务解决方案。

去年11月,成都银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发行了全国首单“地方建筑施工国企应收账款ABCP”,规模达10亿元,进一步丰富地方建筑施工国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品种。

在盈利水平方面,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成都银行如今已步入稳健增长阶段。

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12.79亿元,增幅5.89%;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84.61亿元,同比增长4.5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7.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1.87亿元,增幅10.17%。

另外,今年一季度,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8.17亿元,同比增长3.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2亿元,同比增长5.64%。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0.6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维持在历史最优、行业领先水平,是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不良率低于0.7%的银行;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479%,风险抵御能力保持行业领先。

为回馈投资者,董事会建议,成都银行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8.91元(含税),以公司可转债赎回后,普通股总股本42.38亿股计算,合计分配现金股利37.76亿元(含税),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04%。

“五大特色金融行动”谱写金融新范式

金融是国之重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金融系统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各银行机构围绕“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并集中体现在去年的年报中,成都银行也积极践行“五大特色金融行动”,落实“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领域,成都银行通过“融资融智”赋能科技企业成长。通过完善“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科技贷款余额及增量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前茅,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近90%。

在绿色金融领域,成都银行以低碳引领,积极加大绿色低碳产业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完善“绿色融资+科技赋能+生态协同”服务体系,绿色贷款余额位居四川省法人机构第一。

在普惠金融领域,成都银行构建“园区+金融+场景”普惠金融服务生态、完善“政银类+场景化+供应链”特色信贷产品体系、打造“强组织+快审批+优服务”组织模式,让普惠金融的养分精准滴灌到万千小微主体的生长根脉。

在养老金融领域,成都银行搭建“网点+云端+泛金融”链式服务体系,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供给,加快塑造更有温度的适老金融服务品牌,竭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在数字金融领域,通过数字金融赋能加速转型发展,成都银行对公业务“1+3”管理中台实现客户触达能力与营销管理效率“双提升”,全新票据业务系统实现业务办理时长缩短80%,互联网贷款系统、远程视频与智能语音能力中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工具(RPA)等陆续投产应用,作业效率与客户体验显著提升。

股东鼎力增持,万水千山亦可及

得益于扎实的业绩基本盘,成都银行披露财报之际,多家券商研报给出积极评价,比如平安证券表示:看好该行估值溢价的持续和抬升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海通证券给予该行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同时,成都银行的股东也在积极增持,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成都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增持7023.98万股,持股比例为19.98%;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持518万股;另外,全国社保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均有所增持。

其中,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均系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际控制的企业。

今年4月初,受对等关税落地影响,A股一度重挫,多家上市银行公告增持、回购。

4月9日,成都银行亦公告称,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企业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增持价格不超过17.59元/股,增持股份总数不超过7958.87万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878%;合计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939%。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

成都市国资委表示,其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决支持市属国企股东当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积极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传递对成都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积极支持成都银行高质量发展,当好上市公司长期投资者。

“时不我待,利民、惠企、向善行,一寸光阴一寸金;初心不改,自省、笃行、志不渝,万水千山亦可及。”在年报致辞中,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写下这样一首诗。

王晖说,未来,成都银行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断增强对重大战略、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等关键领域的战略支撑与专业供给,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培育新质动能、在呵护民生福祉中传递美好愿景、在做强市值管理中增进价值认同,努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特色城市商业银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