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及随后的诸侯会盟,实质上是霸主国安排“国际秩序”的两种手段。大国通过发动战争,掠夺了土地、人口和财物,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然后再通过会盟的形式将自己的利益和特权固定下来。小国为了自己的安全,只得依附大国,以政治上的臣服和经济上的纳贡来寻求大国的保护。人们常说的“春秋无义战”,其道理就在于此,即这一阶段的战争,本质上都是为霸业而战,为利益而战,而非为道义而战。不过,这种争霸战争及与之相匹配的会盟,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以下积极效果。
其一,争霸战争进一步开拓了“华夏”疆域。比如,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华夏”的空间范围大大向西拓展了;楚国兼并江淮、汉水流域诸小国,并随后成为霸主,也等于将这些原本属于“蛮夷”的南方区域纳入到了“华夏”版图。
其二,争霸战争造就了几个大的区域中心,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时期,因被称为“夷狄”的少数民族不断袭扰中原,中原的霸主也以“攘夷”为口号,整合资源,与之相抗,于是就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对抗、大迁徙与大交流。华夏各诸侯国与少数民族各部落通过相争相抗达成彼此融合,加速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各大国之间交替称霸,在实际上形成四大区域中心,即以齐国为中心的东方民族文化融合区、以晋国为中心的中原民族文化融合区、以秦国为中心的西北民族文化融合区、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民族文化融合区。这几大民族文化融合区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整个社会的制度、经济、文化、军事等得以快速转型、升级。
其三,争霸战争加快了制度升级。西周时期建立的封建体系,原本是一种血缘共同体和权力共同体高度重叠的宗法体系。周天子既是天下共主,又是大家长。待到春秋时期,社会全面转型,“礼崩乐坏”,先是周天子成为傀儡,号令诸侯的大权转移到了霸主之手;接着,诸侯手下的卿大夫(比如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等)有样学样,也纷纷篡夺了诸侯的大权;到了春秋晚期,卿大夫手下的家臣(即所谓的“陪臣”)又篡夺了卿大夫的权力。权力不断下移使老牌贵族逐渐被淘汰,新兴的士大夫阶层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权力下移相伴发生的,还有文化的下移和制度的更新。文化下移体现为官学废弃,私学兴起,一度为官方垄断的学术文化体系彻底瓦解,思想文化的传授与传播转移到了民间。此事让平民子弟得到了学习“诗书礼乐”的机会。一些平民子弟通过学习改变了命运,一跃成为“士人”,固化的社会阶层被打破了,社会活力和个人潜能就此激活。
在经济方面,由于人口增长,各地彼此接触,许多资源得以流通。以粮食而论,原本产于北方的黍稷、南方的稻谷,到春秋时期已能在各地普遍种植,小麦、豆菽的种植技术也推广到了华夏各地。铁器已出现,且大有取代青铜器之势。华夏各地之间的物产交换越发频繁,货币广泛使用,富商巨贾开始出现,商品经济随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