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信用卡套现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如果单次刷卡金额达到卡额度的90%以上,并且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容易被怀疑是套现行为。
经常在同一家商户同一个POS机上刷卡,难免不会被怀疑是套现行为。
如果一个人经常在深夜两三点非正常营业时间刷卡,也会很容易引起银行怀疑。
在银行系统内属于空卡率100%,处于高危债务警戒线。无论是否按时还清欠款,如果经常这么做,也会给银行产生不好印象,不管是否为套现行为,都会进入银行风控系统。
同一时间、同一账户跨地区交易(网购及特异功能者除外),交易金额与交易商户性质明显不符合常理。
这种行为容易被银行视为套现。
在商户消费完后,很快持卡人的账户就有入账,入账金额等于或接近消费金额。
与持卡人的生活水平、经营情况不符,尤其是如果信用卡额度很少,这样的使用行为不会被纳入异常。
套现的信用卡几乎月月都有大额消费,而且普遍占总额度的90%以上,尤其是出现较大的整数金额。
套现者经常选择不同的中介,变换刷卡的POS机,但这种做法只是从一个高风险POS换到另外一个高风险POS。
如果持卡人每月可以全额还款,但在还款后的2、3天内就立即用完所有信用额度,或者在还款后几分钟内就在同一POS机上刷光所有额度,这样也是一种容易被银行定义为套现的行为。
包括“四低三高”特征,如刷卡扣了弥补或者挽回,说明行为人有悔罪表现。
信用卡交易在短时间内跨越较大地域,如前一秒在深圳的某饭店支付,下一秒却在北京的某KTV刷卡成功,这种异常的地域消费变化容易被银行监测到。
平时很少使用信用卡,突然有一天使用时却是大额消费,这与正常的消费模式不符。
在已被银行认定为风险商户的地方进行消费,容易被银行察觉并标记。
在将信用卡额度刷完并还清后,又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信用卡再次刷空,并且在下次还款日前重复这一操作。
在短时间内,如果信用卡交易次数异常频繁,尤其是出现连续的大额交易,银行的风险监测系统就会亮起“红灯”。
正常的消费在时间上有一定规律,若交易时间在深夜或凌晨等非营业时间段,银行会对此类交易产生怀疑。
套现交易常常呈现出整数特征,如2000元、10000元等,因为套现者为了方便计算金额,往往不会出现像正常消费那样的零头。
频繁进行接近信用卡额度上限的大额交易,是银行重点关注的套现信号之一。
银行对一些高风险商户类别保持高度警惕,像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部分网络虚拟交易平台等。如果持卡人频繁在这些商户刷卡,银行会认为交易存在较大风险。
长期在单一固定商户频繁刷卡也是异常信号。比如,一张信用卡连续数月每周都在同一家珠宝店刷卡,且金额相似,银行可能怀疑这是通过虚假交易套现。
频繁在多个地点进行大额交易,且交易金额和地点呈现不规律性,容易被银行识别为套现行为。
通过以上方法,银行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防范信用卡套现行为。持卡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