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魏灭蜀之战 ,姜维钟会邓艾等都有出色表现,不料最后却被此人团灭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7 17:07:03    

三国是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最初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都可以说是猛将如云,所以最终才达到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平衡”局面。只可惜到三国后期,魏国在司马氏篡权以后实力不断增强,而蜀国和吴国则由于各种原因实力原地踏步甚至还在下降,特别是蜀国自诸葛亮去世后人才凋零,以至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另一方面,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下属弑杀了魏国皇帝曹髦(máo),引来了魏国上下的一片谴责。虽然司马昭后来为了平息众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毕竟都是属于善后,此时他最需要的是一场对外战争的大胜,以寻求政治上的突破,为自己以后进一步篡权积累资本。于是,在司马昭的精心筹划之下,魏灭蜀之战正式爆发。

后来的这场战争有一点让人印象比较深刻,那就是交战双方的名将比如说姜维邓艾钟会等人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可最终他们却都被一位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监军——卫瓘(guàn)所团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卫瓘这位三国后期的神奇人物。

公元263年,魏国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南下,邓艾率三万人从西路进军,诸葛绪率三万人从中路进军,钟会率十多万主力从东路进军汉中直取成都,卫瓘则作为监军(监督各路军的行动)率一千人参战。蜀国这边,在沓中(今甘肃省舟曲县)驻兵屯田的姜维本来面对的是西路邓艾军,在听闻钟会正率主力进攻汉中后,他立刻摆脱邓艾军引兵东撤欲保汉中,虽然中途一度受到魏中路军(诸葛绪军)的拦截,但善于用兵的姜维还是用计顺利甩开了诸葛绪,将大军开往汉中抵抗钟会主力。

都是三国后期的名将,姜维对钟会可谓针尖对麦芒,即便交战也必定是两败俱伤而胜负难料。然而令他们都没想到的是,趁两军对峙之际,西路邓艾军趁机偷渡阴平,开辟了一条小道奇袭成都,并一举迫降了以刘禅为首的一干蜀国君臣。消息传来,姜维只得奉刘禅之命,率大军投降了钟会,蜀国彻底宣告灭亡。

魏国能够灭亡蜀国,邓艾可谓居功至伟,只是他进入成都以后难免有点“得意忘形”,在没有征得魏帝和司马昭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任命了刘禅等蜀国降臣的官职。邓艾建此奇功,本来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忌恨,钟会和卫瓘也抓住这个机会向司马昭诬告其有谋反的迹象,于是朝廷下诏逮捕邓艾父子。

钟会先是派卫瓘以少量兵力到成都收擒邓艾,企图来个“一石二鸟”——先借助邓艾之手杀掉卫瓘,然后又利用卫瓘之死除掉邓艾,那这次灭蜀之功,将尽归其一人!不料卫瓘进入成都以后,迅速凭借其超凡的应变能力顺利收捕了邓艾父子,并用槛车将他们送往魏国都城。不得不说,圆满收押邓艾父子,算是卫瓘在这次魏灭蜀之战中的高光表现之一。

虽然意图同时除掉卫瓘和邓艾的计划失败了,但率大军进入成都的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之下决意谋反,毕竟此时魏国和蜀国的精锐之师都在其掌握之下——进可向长安进军以图天下,退可割据巴蜀自保无虞。钟会能这么想,也足以证明其志向高远和雄才大略,不过姜维也有一套自己的算盘——意图利用钟会割据称王的机会联络旧部,暗中起事(除掉钟会)恢复蜀国。

钟会是想谋反割据一方,但其手下的将士却大都不太愿意,因为大战过后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凯旋归去接受朝廷封赏,更何况他们的家人们都还远在魏国。在姜维的建议之下,钟会想办法扣押了其手下的魏军将领,威逼他们一起谋反讨伐司马昭,不愿意的人将会被坑杀。

在此危急时刻,卫瓘巧妙利用“劳军”的机会逃了出去,并对外透露了这个消息。得知真相的魏军士兵们在第二天便杀进了钟会的府邸,一方面救出了那些被扣押的将领,一方面也将姜维钟会等人一网打尽。之后数日,魏军将士又在成都大开杀戒(庞德之子庞会为报父仇,趁机将关羽家族灭门),很多蜀国投降将领都被杀害,直到卫瓘出面收拾并稳定了局势。

另外,押解邓艾的槛车刚离开成都到达绵竹,卫瓘作为诬陷邓艾的当事人之一,害怕将来会受到朝廷的处罚,便派人追上邓艾父子并将他们杀害。

就这样,卫瓘作为一个此前一直很低调的监军,却将魏蜀军中的众多将领,包括姜维钟会邓艾等当世名将一起团灭了,所以说此人绝对算是三国晚期的一位奇才。

晋朝建立后,卫瓘受到了司马氏的重用,一度身为帝师官至司空,只可惜最终还是被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灭族了,这也算是他当初冤杀邓艾父子的一种报应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