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意思就是一叫使人震惊;原是以鸟比喻人,表示人能奋发图强,在往时平平的生活中默默无闻忽然一下子作出惊人的举动而轰动起来。
看《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这一鸣惊人成语的来源: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在说齐威王。
话说在战国时代,七雄之一的齐国,还不到30岁就继承王位的国君齐威王,自从做了国王,就一连三年不理朝政,整天在皇宫里饮酒作乐,把个齐国都搞得乱七八糟。
韩、赵、魏等诸国见有机可乘,便纷纷出兵,向齐国进攻,侵占齐国的国土。眼看齐国面临亡国之险,齐威王却漫不经心,依然我行我素,天天饮酒作乐,真急煞了各位大臣,可是却没有一个敢向威王勤劝谏的。
朝中一个大夫叫淳于髡,是个思维缜密的辩士,他就对齐王说:“我国有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里已经三年了,可是它从没有飞过一次,叫过一声,您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吗?”
齐王知道淳于髡是用大鸟来暗喻自己,就笑着说:“这不是一平凡的鸟!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天;它不叫则已,一旦大叫一声,天下人都会震惊”!
这之后齐威王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他不再沉迷酒色,勤恳地治理起朝政来。他召见了全国72县官,有功的奖赏,无能的惩罚,同时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没多时间就把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了。
接着齐国出兵攻打魏国,把从前被魏国侵占的国土都收归回来;其它诸国都十分震惊,都相继把以前侵占齐国的土地归还给了齐国,以求相安无事。一时间齐国就强盛起来了。在齐威王执政的37年间,齐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强的国。